星座乐> 老黄历> 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不少人对此仍有疑问。本栏目提供中国传统日子介绍大全,助你了解传统节日习俗,这些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什么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从古流传至今的,因此有不少诗人都会将传统的节日的景象写在诗中,那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什么节日?想要知道你的流年运势如何,点击下方图片链接,看看流年运势吧。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什么节日,介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什么节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元宵节。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节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传统习俗已是历史悠久,吃元宵也叫吃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的音色相近,因此吃汤圆有团圆之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耍龙灯俗称“舞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习俗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代的时候,人们通过此方式来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如今舞龙的习俗不断发扬光大,在传统节日或者是重大庆典时,人们就会舞龙,到处都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并且传达出浓郁的东方气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什么节日,诗句 《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处处烟花盛开,欢声笑语,这般欢腾的时光,一定不要错过了。《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今年元宵的灯光和月光仍和去年一样,如果此时陪伴在身边的那个人依然如旧,记得说声感谢。《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在这万灯齐明、舞袖联翩、歌声入云的节日里,邀好友知己一同去猜猜灯谜吧。《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趁着月色动人,笑语盈盈,适宜大胆和歆慕之人倾诉爱意。《解语花·上元》宋·周邦彦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月光皎洁,柔和美妙,给自己一个空间,怀念过往的岁月。    关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什么节日,以上已经做出具体解释,

    02月07日

    242个缘友都在看

  • 2023清明节日在几月几日?这对我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回到家中,举办一些祭祀先祖、扫墓踏青等活动。所以说提前知道日期,也能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就怕错过这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明白2023清明节日在几月几日。2023清明节日在4月5日,星期三,农历闰二月十五;2023年清明放假时间:4月5日当天1天。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的时节。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的主要习俗有:禁火、扫墓、踏青、蹴鞠、插柳等。踏青又叫做春游、古时候叫做探春、寻找春等,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这时候外出踏春早就已成为风俗。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所以民间就有清明节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01月28日

    218个缘友都在看

  • 2023端午节日在几月几日?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每个节日都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各个节日的日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比较好过节,那么2023端午节日在几月几日呢?2023端午节日在6月22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放假时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端午节有很多别称,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关于端午节纪念谁的话,说法是比较多的。最广泛的应该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楚国被灭,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等说法。端午吃粽子是一个重要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艾草是南方地区很常见的草药,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根据老一辈的说法,还有辟邪的功效。所以这一天,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艾草熬制成汤水洗澡。五月的天气开始炎热,也是皮肤病盛行的时候,因此在端午这天用艾叶草洗澡,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日子皮肤能够健康。

    01月28日

    214个缘友都在看

  • 阴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现在很多人都只记住了阳历的节日,但其实按照阴历算的话,也会有很多节日需要记住,而阳历十月一是普天同庆的国庆节,可就是不知道阴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其实这一天也是很重要的节日。想要知道你的流年运势如何,可以具体点击下方的图片链接,找老师解析吧。    阴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阴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阴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农历十月初一为治酒、烧纸、焚香、祭奠亡灵和扫墓的日子。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百姓多于此日上坟拜墓。这一天,人们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早在3000多年前,寒衣节就已存在,可以说它和中国的祭祀文化相伴相生。但至于它的来源,目前说法众多。有人认为它来源于周朝的“腊祭日”,且时间均为十月初一。在民俗历年来全是很重要的生活,古时候,这一天曾做为一年的岁首,又叫“十月节”;之后,这一天则变成拜祖祭扫、缅怀死者的寒衣节。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得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中国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阴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也有人认为,它是由“迎冬礼”演化而来,在立冬到来之时,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举行迎冬礼仪,并对那些功臣遗属进行奖赏,如赐给他们保暖的衣服。不过在此后传播中,变成了今天的“寒衣节”。寒衣节的由来是什么传说寒衣节的由来与孟姜女有关。“相传在十月初一这天,孟姜女带上食物、衣物,爬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脚下,岂料丈夫已屈死多日,孟姜女失声痛哭,哭声感动苍天,哭倒长城八百里,孟姜女在废墟中找到丈夫尸骇,为丈夫穿戴好自己从故乡带来的驱寒衣物,献上食物,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正是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人们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后来,“十月初一烧寒衣”便被人们作为缅怀先辈、凭吊已故亲人、为先人送去衣物与食物祭祀的日子。”寒衣节的传统习俗烧寒衣也就是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吃面条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红豆饭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金银包袱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寒衣节烧纸的讲究1、三年不烧寒衣纸。安照中华民族传统习惯,去世人去世后第一次、去烧寒衣纸必须是单年,且先复土立碑。2、烧纸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3、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4、必须在寒衣节或者提前烧,不可拖后。若在十月初一以后的时间烧,死者会穿不上袖子,提不上裤子。寒衣节祭祖的原因农历十月为孟冬,古人认为,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为免先人们在幽冥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衣物,连带着慰藉一下孤魂野鬼。十月初一烧寒衣,既寄托着对故人的怀念,也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01月09日

    417个缘友都在看

  • 贴对联时间有何讲究2024,贴对联时间有何讲究女人可以贴吗?春节之前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就像是给大门贴对联,是很多家庭都会做的一件事情,一般都是男人在贴对联,但也有很多女人自告奋勇,但究竟贴对联时间有何讲究女人可以贴吗,还是看各个地方的习俗怎么样。    贴对联时间有何讲究2024贴对联时间有何讲究2024,最适合贴对联的时间是在正月初一前一天的上午六点到中午十二点这个时间段。因为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因此贴春联的时间上也稍有差异,不过根据惯例,一般在腊月二十九或者除夕这两天贴春联好些。每年的腊月二十九下午(13点至15点)。这个时间贴春联,撕下旧的,寓意来年红红火火。相传古时过年期间贴的门神是天上的神仙,从贴的那刻起,神仙就会驾临这家。当春联撕破后,就是这些神仙回天庭之时,神仙要去向天神禀告自己在凡间守护的情况,祈望天神给人们带去好运吉祥。从腊月二十三之后就开始贴了,一直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饺子之前都可以,大年初一就不能再贴了。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贴春联,寓意好事会在今年发生,但这种是人们迷信说法,很多人选在这个时间贴是因为除夕当天很忙,要做年夜饭,若是人多的话可能一天都忙不过来,因此选在早上贴好些。    贴对联时间有何讲究女人可以贴吗贴对联时间有何讲究女人可以贴吗?一般女人是可以贴对联的,这个一般没有什么禁忌,但是大多数家里面都会找男人贴对联,因为他们的身高会高一点,贴起来会更方便一点。贴对联女人搭把手比较合适,在农村庭院,很多大门都是非常高大,对于这些高大的大门,张贴对联是需要搬梯子、踩凳子,才能够得着,才能贴的平顺,对于爬高上低这种活,还是男人最为有利。    贴对联时间有何禁忌1、单数最吉利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徵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这个地方会在门口贴春字的对联。2、不能左右贴错春联分为上联和下联,其创作要讲究逻辑、语序、布局、顺序等,一般是“上仄下平”收尾,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结尾,即现代汉语的第三声或者第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生字结尾(倘若横批从右向左书写,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3、时间有讲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二十四,写大字”,这是从古自今流传了百年的民俗谚语,意思是过了腊月二十四,就可以先写春联了,但什么时候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其实贴春联要选好时间,除夕下午到傍晚这段时间是最好的。一般在除夕当晚,古人都有一个隆重的祭祀仪式,其实贴春联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项。因为过了除夕,万象更新,所以赶在除夕晚上贴好春联,寓意就是最好。一般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当然可能根据推算每一年的时间卡点不一样),把旧春联撕破,表示除旧布新,破除不好的运,或者根据当地风俗,最好是在早上辰时(早上7-9点)阳气最足的时间。4、倒贴上是有学问的例如财倒过来贴,是财到的意思,依照古礼,倒与到是同义字,所以财到过来贴,表示把财倒光光的意思。从民俗上讲,古代只在水缸、酒缸等存放东西的缸上贴「倒福」,寓意福倒不出来,表达福满之愿。像家里大门或公共场所,福字不能倒贴,否则会把福气倒光。春联什么时候贴?1、春联不宜贴的太早首先就是贴春联的时候不可以贴的太早,因为用我们老话讲,春联贴得早是不吉利的,因为在新的一年里忙忙碌碌的,不可以着急,更不可以提前把春联贴好,这样会让新的一年什么都留不住。2、春联不宜贴的太晚另外春联也不可以贴的太晚,用老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因为如果贴的太晚的话那么在新的一年里就没有什么指望了,所以我们应该在正确的时间里把对联贴好。3、腊月二十八那么我们可以在腊月28的时候把春联贴好,因为这个日子是非常有意义的,毕竟八这个数字对我们来说代表着发,是一个有着非常好的寓意的日期。4、腊月二十九我们还可以在腊月29的时候把春联贴好,这一天的运势也是非常旺盛的,并且对联在这一天贴好,会给自己的家里人带来一个好的运势,在新的一年里财运也会非常得好。5、三十除夕日、把春贴,百神下界来镇守,吓得年兽掉头走。是一个辟邪转运的好日子。按以上归纳,一年中最适合贴春联、最吉利的好日子就是三个:腊月二十八,腊月二十九,除夕。三个日子都有着独特的气场暗示,同时也代表迎吉转祥。

    11月20日

    254个缘友都在看

  • 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这和我们党做出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感谢这些无私奉献的人,把建党节作为党的节日,有的人就会想了解2022年建党节是几月几号,其实这一天并不是党成立的日子,看完建党节的由来简介你就知道答案了。2022年7月1日农历六月初三是建党节,是我国第99个建党节。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这一天,对于我国的历史意义重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积累经验,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在农村发动广大农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根据地内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庆祝建党的活动基本上都在7月1日举行,天长日久,有的人便以为中国共产党是在7月1日诞生的。实际上,毛泽东等人最初是把7月1日称作纪念日的。由于一大开幕日期已经查明,所以,7月23日才是党真正的诞生日,而7月1日则是纪念日。

    11月20日

    375个缘友都在看

  • 九月初九大家知道是重阳节,但是九月初九是什么仙家日大家却不知道,因为现在很少年轻人会过重阳节了,就连九月初九为什么叫重阳节都不知道,更何况其他有讲究的地方就更不知道了,但作为传统节日还是多了解比较好。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仙门的登高日,具体来说,就是仙门的攀登日或者说是考核日。一般在农历九月九这天,动物身仙家,都会攀登到本山本府的最高峰,等待吉时一到,天门大开,仙家都会攀登到本山本府的最高峰,脱胎换骨,证得真身。当然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九月初九也是寻生节,神仙们会向老仙家祈求吉祥如意,幸福美满,顺遂平安。在重阳节这天,人世间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说会给家中长辈购买御寒的衣物,因为到了这个季节,天气就会逐渐变冷了。还会给家中的长辈或者是亲戚,买一些保健类的食品或者是器材等,希望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在九月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选择去爬山,也就是登高望远。尤其是家长朋友,可能会带孩子去爬山,或者是拥有远大事业心的人,也会选择在这一天登山。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登高望远,拥有更为广阔的眼界,可以在学业上或者是事业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在数字中,九是个位数里面最大的一个,所以也是极阳的体现;再加上九这个数字,又象征着长长久久,非常吉祥,自古人们就非常讲究长寿,在这一天,人们会祈求长久美满。所以九月初九也被称作是重阳节,人们会在这一天聚集在一起,为家中的老人祈福,祈求他们长寿平安。

    11月20日

    263个缘友都在看

  • 很多人过元宵节以为只是团圆的节日,在这一天根据习俗是要吃汤圆的,有的地方就有逛花灯赏月的活动,其实你还不知道元宵节是古代的情人节,究竟元宵节曾是古代情人节什么意思会进行解说,所以元宵节是情人节吗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在古代,中国情人节不是七夕,而是元宵节。元宵节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也叫“上元节”。元宵节期间,官府则会下令特许打开坊门,弛禁三夜,任由人们彻夜狂欢,未出嫁的年轻女孩在元宵节出来游玩,借着正月十五赏花灯可以为自己物色心上人。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女子可在这天出门赏月观灯,猜谜游乐,这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遇机会。可见,元宵节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传情达意的好机会,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因此元宵节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也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青年男女彼此心照不宣,憧憬着那份“灯下邂逅”的心动缘分,自有一番“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元宵,便是这样一个自带浪漫气质的节日。在热闹当中寻找那个一见倾心的人,将最美好的时光,定格在元宵之夜,也将最美的遇见,相伴在岁月深处。元宵节是情人节,元宵节逐渐从最初的燃灯祈福,变成了后来青年男女情意绵绵的“情人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是对古代情人节浪漫气氛的记录。七夕是闺阁乞巧女子会,姑娘们关起门自己玩,元宵节才是爱情的正日子。

    11月20日

    451个缘友都在看

  • 其实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国有老人节,所以就更不知道中国老人节是几月几号了,而有的人就特别想要过这个节日,所以今年2022年老人节是几月几号不要错过,一定要把日子记住,然后给家里的老人过一个节日。老年节,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设立老年节,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老人节,也叫重阳节,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九九重阳”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2022年中国老年节是几月几日:2022年老年节是在10月4日,星期二,正好在国庆假期间。因为在以前的《易经》当中,“九”被称为阳数,所以“九月初九”的日与月皆逢九,所以被称为重阳,也叫重九。九九归真,所以古时候人们把这天看做是吉祥的日子。

    11月20日

    948个缘友都在看

  • 现在的11月11日已经变味了,很多人只知道这一天是购物狂欢节,但其实11月11日是光棍节,起源于我国的节日,总觉得要过一下比较好,而一般大家过节都会选择吃东西庆祝,所以得看光棍节吃什么好,当然更有人在想光棍节吃什么比较有意义。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另类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总归会觉得有点落寞吧,这个时候大家会吃巧克力,没你拥抱既然没有情人,巧克力是你最大的安慰。因为油条的“棍状”与“1”很像,所以油条这种传统食物逐渐被人们“光棍节文化”所侵蚀,被认为是光棍节不得不吃的食物。先不要顾及油条是不是会让你摄入的热量超标吧,这可是代表了光棍节的标志性食品,不管是单身还是双人,都能为你开启一个节日的心情。光棍节吃辣椒配饭比较有意义。一个人,冷锅冷灶的,就算煮一顿丰富大餐,也只有一个人品尝,吃不完还浪费了,所以还是简单一些吧,一瓶辣椒酱配一碗白米饭足矣。希望明年的今日有一个人陪着一起吃饭,不至于此般情景。光棍节一定要吃冰糖葫芦,冰糖葫芦酸酸甜甜,就是光棍们生活状态的体现,吃过糖葫芦,剩下一根干干净净的棍,再形象不过。有不少人对为何吃糖葫芦不甚清楚。据传,光棍们只要一口气吃光糖葫芦,来年就能成功脱单。提拉米苏是最久负盛名的意大利蛋糕,一句“带我走吧”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去咖啡厅点一块提拉米苏吧,不要责怪那个正确先生或真命姑娘怎么还没来,他只不过是正在奋力地穿过人群,走到你身边而已。

    11月20日

    225个缘友都在看

老黄历

更多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20
谷雨
农历二零二五年 三月廿三
乙巳蛇 庚辰龙 己未羊 戊辰龙

今日生肖:

今日星座:金牛座

2022年
12月

老黄历吉日查询

更多
7天内
  • 7天内
  • 15天内
  • 30天内
  • 60天内
  • 90天内
移徙
  • 移徙
  • 嫁娶
  • 开市
  • 祈福
  • 求嗣
  • 出行
  • 安床
  • 安门